古天農的故事
古天農用一生推動本土原創劇,栽培本地編劇人才,將藝術帶入學校同社區;「只要文化藝術普及,一個城市先至有真正出路。被文化孤立嘅人,我唔單止要帶佢哋出嚟,仲要將藝術帶入佢哋嘅社區!」
古天農喺1993年加入中英劇團,一直掌舵到2019年。劇團由早年嘅全英語劇、翻譯劇為主,到後來九成本土原創劇,反映佢重視粵語、重視原創,決心推動香港戲劇發展。
「好多人問我香校園》、又以鮮魚行學校嘅故事創作《冰鮮校園》。
古天農任內提倡「教育劇場」,將戲劇課程同演出帶入學校,讓學生從戲劇中發掘自己,加強人同人之間嘅溝通。
佢記得有一次,喺學校演出話劇《師生之間》嗰陣,有班搗蛋學生想阻礙演出,但後來睇完整個演出之後,知道話劇可以表達學生心聲,竟然主動要求喺學校內成立劇社。呢個更加令佢確信,推廣戲劇要從學校開始。
佢不斷發掘新編劇、新導演、新演員,讓原創劇本有機會圍讀同演出,仲要設立「駐團編劇」,目的就係栽培編劇人才。
今天嘅「7A班戲劇組」藝術總監梁承謙同著名編劇莊梅岩,都係由此而來。莊梅岩喺中英劇團期間,創作過以無國界醫生為背景、取得最佳劇本嘅《留守太平間》。
更重要是,當劇團受壓,古天農堅持演出;當劇團財困,古天農願意減薪。
「搞話劇應該為社會大眾而做,如果只將發生喺自己身上嘅事搬上舞台,噉只係自我宣洩!個人嘅事唔係唔可以寫,但一定要對大眾黎講係有價值嘅,否則就係無病呻吟。」早喺1995年,古天農就已經咁講。
佢亦曾經講過,唔希望西九文化區變成另一個「超級康文署」,認為政府一定要減少過份干預藝術發展,要用唔同嘅措施鼓勵商界同基金會,讓民間去管理民間藝術。
2004年,以危樓為背景嘅時事劇《係嘅,特首》上演,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榮休副教授盧偉力透露過,演出前一晚,當時嘅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要求停止演出,但古天農堅持如期開演。
千禧年前後,古天農參與香港電台節目《頭條新聞》,引入〈今日搞邊科〉環節,扮演唯唯諾諾嘅秘書,而盧偉力扮演自以為係嘅科長,二人一唱一和,以嬉笑怒罵嘅方式諷喻世道人情。當時佢講過:「自己係幫手對現實作出一個迴響。」
到 2020年,《頭條新聞》被煞停,古天農受訪時講,節目一向都係反映公眾對社會事件嘅看法,「強嘅人先承受得起嘲笑,當你個政府咁樣處理,只會畀市民一個感覺係你好驚。」
盧偉力更加透露,古天農生前曾經婉拒受勳。面對權力「有所不為」,係一個自重嘅人。
嗰啲昔日香港教曉我嘅嘢:「只要文化藝術普及,一個城市先至有真正出路。」
古天農覺得:「教書令人洩氣嘅地方,因為老師要面對嘅學生太多,有種無能為力嘅感覺。教學應該重視人同人之間嘅溝通;所謂失敗嘅學生,其實只不過係制度嘅失敗。」
佢認為應該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戲劇,亦都曾經質疑,點解中學有美術科同音樂科,但係卻無戲劇科?
尤其古天農自己讀書嘅時候,都係以自學嘅方式,從摸索中上了他的戲劇「第一課」:
「中一嘅時候,我連睇都未睇過畫劇,只知道畫劇就係真人表演。」
「之後有次老師話,聖誕節會俾我哋學咗搞畫劇,然後佢就消失咗!死喇,我當時係中一,其他同學有啲係中六中七生,但我發現原來讀 Science 嘅師兄,其實唔識諗故仔!」
「我喺小學因為鍾意睇書,因為我睇得太多,我識得諗故事,所以慢慢就變成,我一個中一學生,帶住一班高班同學,咁就自編自導自演咗一齣戲出嚟。」
然後古天農回頭發現,其實以他一世人嘅經驗,原來最好嘅教育,竟然就係老師消失。
「我覺得呢種教育對我嚟講,就係畀我一個難題,然後要我通過實踐去自行解決。」
「舉個例,我哋舞台用嘅燈,我哋後來知道叫做 follow spot,就係所謂「追燈」,但f當時學校完全無呢啲嘢,所以嗰時我又諗,如果我站喺觀眾度,我會覺得好暗,睇唔清面孔。」
「學校又得光管,好暗唔夠光,我就話,每個同學揾啲枱燈返嚟,無辦法,大家放學拎屋企自己嘅枱燈返嚟,十支枱燈放喺地下,射上台,發現仍然唔夠光,因為啲光散咗。」
我喺學校揾咗硬卡紙,整個巨型燈罩出嚟,然後就發現夠光喇,後來至知,呢個唔就係follow spot嘅原理嘅咩?
喺莎士比亞時代,無電燈,所以佢哋用嘅係木箱,比如點十支蠟燭,十支蠟燭本來唔夠光,但木箱可以將光聚焦咗,射上舞台就夠,我哋就係咁樣,誤打誤撞就整咗一齣戲出嚟。
嗰啲昔日香港教曉我嘅嘢:「有時老師消失,才係最好嘅教育。」
古天農出生喺 1954 年,卒於 2022 年 6 月 23 日。回顧佢嘅創作生涯,佢同杜國威合作嘅兩齣戲《我同春天有個約會》同《南海十三郎》深受觀眾喜愛,時不時仲會喺舞台上再度演出。
古天農嘅童年喺黃大仙長大,並且入讀了彩蒲仙學校,花地瑪英文小學同聖芳濟書院。但係因為成績唔夠好,最終佢去咗新法書院完成預科並成功考入香港中文大學。
古天農由小就對演戲有熱誠,當佢讀小學二年級嘅時候,老師揀咗佢去啟德遊樂場表演白天鵝匙羹舞,佢同戲劇嘅關係亦喺嗰時開始。後來,佢嘅中學同大學日子全都為戲劇佔滿,經常曠課去排戲,而被學校警告。
1979 年,古天農畢業於大學後,讀過香港大學教育文憑課程,並做過陳樹渠紀念中學嘅英文科同經濟科老師。到咗1983年,佢加入咗香港話劇團,成為全職演員。
古天農最初只係一位演員,但係後來佢開始編寫同導演劇目。佢嘅第一齣自編自導劇就係《師生之間》。佢喺1988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嘅獎學金赴美國紐約研習;佢喺一年後返香港,並且升做咗香港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而喺1993年佢就做咗中英劇團嘅藝術總監。
古天農嘅一生都同戲劇為伴,加入過香港話劇團,主管過中英劇團26年,亦做過藝發局委員。
喺 2022 年 6 月 23 日,古天農喺睡夢中安靜地離開咗我哋。當日,佢嘅死訊由好拍檔杜國威公佈。
古天農一生嘅故事話俾我哋知,人生當中,揾到你嘅熱誠係多麼重要。古天農嘅一生都為佢嘅熱誠所驅動,佢愛演戲、愛戲劇、愛講故事,亦愛香港,對佢嚟講,呢啲嘢就係佢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