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馬鞍山只有原居民同漁民住,不過喺日佔時期,日軍就曾經喺馬鞍山開礦,就因為咁樣修建咗一條通往山頂嘅路。
當時馬鞍山岸邊係延綿嘅沙灘同埋農田(而家恆安邨同耀安邨嘅位置),仲未有正規嘅碼頭。近岸嘅兩間平房係日佔時期興建嘅騾房。呢度嘅騾隻本身係屬於英軍,香港淪陷之後,日軍就搶走咗英軍嘅騾隻,送到馬鞍山,用嚟運礦,所以呢個地方有「馬房」嘅別稱。
1949年,華資大公洋行礦場開業,開採磁鐵礦(Magnetite)。馬鞍山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
首先,岸邊興建咗合法嘅碼頭,同時亦增加咗好多間大公洋行興建嘅平房。山腳位置開闢咗一條「之」字形嘅路通往半山同埋山頂。路嘅北面有辦公室、職員宿舍同埋飯堂;南面就係工人宿舍、貨倉同埋車房等,漸漸咁樣形成咗「碼頭區」,鼎盛時期有幾千名工人喺度居住。
喺碼頭區同山頂之間係半山區,由於礦場剛剛開業,馬鞍山增加咗人口唔多,所以半山區當時仲冇人定居。路繼續蜿蜒上行,過咗半山就係原居民村馬鞍山村(又叫溫家村),村內大部分土地仲係農田。再順路走上嚟就係山頂區,得大公洋行提供俾礦工居住嘅簡陋工棚,其他民居仲未出現。
1976年礦場結業後,馬鞍山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直到1979年,政府將馬鞍山納入「沙田新市鎮發展計劃」,這個改造計劃正式啟動。
當政府宣布開發馬鞍山新市鎮後,馬鞍山經歷了大規模的填海造地和建設工程,變化之快令人瞠目結舌。從2000年的航拍照片中,可以看到筆直的海岸線取代了沙灘,高樓大廈取代了農田和平房,交錯的道路網絡取代了顛簸的泥路,休憩用地和康樂設施取代了大公洋行的球場。
在馬鞍山白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是著名的白石船民中心,一度成為全港最大和容納人數最多的羈留中心,高峰時期曾收容超過兩萬人。
難民營曾經發生南北越人之間的衝突、反對遣返的絕食抗議、縱火和暴動事件,甚至有人挾持懲教署職員逃跑,超過兩百人逃走。
隨住港英政府推行有秩序遣返行動,難民營嘅人數逐漸減少,最後到1997年6月就關閉咗。部分地方被政府以短期租約批出,然後又改建成白石高爾夫球練習場。
南部土地之前俾香港理工大學嘅香港道路研究所用作實驗場地,後來改成私人住宅,2019至20年間重建成屋苑「雲海」同「泓碧」。
馬鞍山沿岸地區經歷咗城市發展,但係半山同山頂區就仲停留喺七十年代嘅模樣,整體面貌冇太大變化。好多山上嘅居民已經搬走或者年紀大咗,好多屋都已荒廢,學校同教堂都冇人,所以雜草好多。而馬鞍山村嘅田寮都唔再存在。
馬鞍山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小小的香港一個小小的新市鎮,竟也潛藏著無窮的歷史和歲月的痕跡。曾經的漁村、礦場與難民營,今天都已消失不見,誰敢保證再過幾十年光景,馬鞍山又將會是怎樣?
// 近岸嘅兩間平房
響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