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香港故事囉 😎

說好香港故事囉 😎

Share this post

說好香港故事囉 😎
說好香港故事囉 😎
摩星嶺公民村的故事

摩星嶺公民村的故事

於2002年清拆既摩星嶺公民村,係香港第一批平房區(寮屋區),近年揭發地底竟有逾120年歷史麻石墓碑,全因這個地方本屬前清光緒時期的鼠疫墳場。 喺1949年,香港收到大量國民黨官兵,佢哋都曾經住識喺摩星嶺,而到咗1950年就遷往調景嶺形成一個有特色嘅社區,那是後話。

HKSTORY 香港故事's avatar
HKSTORY 香港故事
Sep 01, 2023
∙ Paid
10

Share this post

說好香港故事囉 😎
說好香港故事囉 😎
摩星嶺公民村的故事
Share

請考慮訂閱,每月請我哋飲杯咖啡,您嘅鼓勵係我哋做內容最大動力 😊🙏🏻

真正吸引人嘅,並唔單單以上的歷史場景。摩星嶺公民村的周圍,仲有唔少文物,包軍事炮台、港英時期的政治部,俗稱白屋,現已活化為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鐘聲泳棚、維多利亞城界石、歷史建築福利別墅等組群,極有條件組合成一條文化本地遊的路線。

1953 年 12 月 24 日聖誕前夕,九龍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咗火災,令到 3 個人死亡,51 個人受傷,2580 間木屋都被燒毀咗,好多達 5.8 萬個災民無家可歸。呢場大火最終間接導致咗香港公共房屋嘅出現。

其實自1948年開始,英國政府喺比較偏遠嘅地方安排咗第一批平房區(寮屋區),公民村就係其中之一。

當年,社會福利署為災民登記核實身份同埋發出咗「白卡」(不同於今天的『白卡』);只有拎到白卡嘅人先可以喺…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說好香港故事囉 😎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HKSTORY 香港故事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