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星嶺公民村的故事
於2002年清拆既摩星嶺公民村,係香港第一批平房區(寮屋區),近年揭發地底竟有逾120年歷史麻石墓碑,全因這個地方本屬前清光緒時期的鼠疫墳場。 喺1949年,香港收到大量國民黨官兵,佢哋都曾經住識喺摩星嶺,而到咗1950年就遷往調景嶺形成一個有特色嘅社區,那是後話。
真正吸引人嘅,並唔單單以上的歷史場景。摩星嶺公民村的周圍,仲有唔少文物,包軍事炮台、港英時期的政治部,俗稱白屋,現已活化為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鐘聲泳棚、維多利亞城界石、歷史建築福利別墅等組群,極有條件組合成一條文化本地遊的路線。
1953 年 12 月 24 日聖誕前夕,九龍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咗火災,令到 3 個人死亡,51 個人受傷,2580 間木屋都被燒毀咗,好多達 5.8 萬個災民無家可歸。呢場大火最終間接導致咗香港公共房屋嘅出現。
其實自1948年開始,英國政府喺比較偏遠嘅地方安排咗第一批平房區(寮屋區),公民村就係其中之一。
當年,社會福利署為災民登記核實身份同埋發出咗「白卡」(不同於今天的『白卡』);只有拎到白卡嘅人先可以喺公民村居住。公民村分為四個區域,50年代高峰期有250多個戶,超過1800人居住,直到2001年拆遷時,只餘不足700個居民。
公民村最初由市政局負責管理,於1958年轉交徙置事務處,直到1970年代才由房屋委員會負責管理,居民每季向政府繳交地租。
位於香港島摩星嶺北面山坡公民村,面向大小青洲,坐擁維港景色,由域多利道向上依山而建,由近堅尼地城的第一區向西伸展到第四區。
建屋方面,公民村平房由「永興建築公司」統一興建,以梯級式按地勢依山而建成兩至三間相連嘅排屋,單層高嘅平房橫向排列,縱向以樓梯連接,橫向以走道連接。
每間平房採用咗單層磚牆金字頂石棉瓦建築,前面有有蓋走道連接各個屋企,走道成為私人同公共空間嘅混合體。
喺呢個半開放嘅空間度,居民可以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唔怕曬太陽同淋雨。走廊都係屋內活動嘅延伸,日間可以當作客廳,晚間可以安牀睡覺,喺當時冇冷氣嘅年代格外實用。
居民通常會搭建涼棚架,種植葡萄、金銀花、炮仗花、西瓜等攀緣植物嚟遮蔭,後面仲有明渠。標準屋每戶有兩房一廳一廚房,廚房灶位上會有煙囪方便燒柴,不過後來居民改用煤氣或石油當燃料,就封閉或拆卸煙囪。
平房初期冇廁所同自來水,只有個獨立電錶供電,辦事處每日派員收垃圾。每幾十戶有公用水源供應食水,每區都會有一至兩個公廁。公民村設有「摩星嶺街坊福利會」同街坊會開辦嘅幼稚園。
公民村從啟用到清拆 ,剛好是五十年,在這段時間之內,香港起了翻天覆地的變遷,公民村本身的消逝,正好呼應了時代的革新與交替。
再屈指一算,公民村已經清拆逾20年,而家我地只可以依靠舊相同腦海中的記憶,一再回味公民村種種人情與事物。唔知有幾多公民村居民依然健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