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園的故事
千禧年以後,香港的兩大主題樂園是海洋公園和香港迪士尼。然而,在他們之前,荔園遊樂場曾是數代香港人成長的記憶,但時間快轉到上世紀 80 年代,我們可以看到荔園遊樂場的黃金時代已逝,門票銷售慘淡,場內冷清,員工亦大部分上了年紀。即便如此,這個曾經熱鬧的樂園依然在許多香港人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石鐘山時期
1947年6月,聖心英文書院校長石鐘山喺荔枝角灣邊興建「荔枝園」,佔地萬餘平方呎,建築費超過100萬元,喺1948年5月22日開始營業,每日由早上8時至夜晚12時開放,成人入場費5毫子,小童3毫子。
石鐘山時期嘅荔枝園特別著重體育設施,以配合佢嘅教育理念;入面有4個泳池,池水由附近山上嘅溪流取水,亦會從海度吸水,再透過沙濾消毒後再用。1949年4月16日改名為「茘枝園遊樂場」,加設『露天冰場』(滾軸溜冰場)。之後荔枝角灣填海,荔園嘅海灘更衣室於1985年正式關閉。
第一次易主
1950年,遊樂場易主,由紡織商人張軍光任荔園董事長,電影人蔣伯英任遊樂場總經理,還有一位銅鑼灣豪華夜總會老闆溫先生接手,改名為『荔園遊樂場』。
佢地買咗好多新穎機動遊戲,例如摩天輪、過山車、騰空飛艇、碰碰車同叮叮船等。仲有好多攤位遊戲同一個鬼屋。雖然保留咗幾個游泳池同埋溜冰場、扒艇池,但係增加咗好多遊樂設施,可以改為全年開放。
其中最特別嘅係水上舞廳,喺一個浮在湖面上嘅舞池,好似航空母艦咁,圍繞住湖中心嘅鐘樓而建,底下仲有一個亭,可以容納一隊樂隊。舞池一邊有夜總會形式嘅枱凳,可以容納 200 對男女。
遊樂場仲興建咗一個劇院,可以容納1000觀眾,每晚都有粵劇演出。仲有水上舞廳同埋露天電影院。新荔園於1950年7月1日開幕,好多名伶同劇團都喺度演出。
羅文喺荔園擔任過三個月嘅驗票員,陳寶珠、蕭芳芳、鄭少秋、七小福同尹光都曾經喺荔園登台。梅艷芳喺4歲嗰陣同姐姐梅愛芳都嚟過唱歌。佢成名之後喺1988年返嚟荔園拍攝音樂特輯《夢裏風情》。
當時嘅荔園有好多特色表演,包括豔舞同稱為「科學美人」嘅色情表演。不過後來因為被批評有傷風化而取消。
開闢動物園
到1952年,荔園又開咗一個動物園,喺粵劇場後花園旁邊嘅清溪邊。初期主要進口動物,包括虎貓、金錢豹、馬來熊、亞洲黑熊、羢羊、白猿、黑麝貓、鼬鼠同猴。仲聘請一位法國馴獸師嚟管理。
之後荔園養咗好多唔同種類嘅野生動物,包括熊狸、獼猴、山羊、印度虎、揚子鱷、水鳥、獅子、黑豹、禿鷲、綠孔雀、美洲獅,雙峰駱駝同長頸鹿。
不過當時嘅動物園設施好原始,只係為咗滿足人哋嘅好奇心,根本唔顧到動物嘅健康,只係想令參觀者可以睇得更近同更清楚。籠子裏面除咗鐵欄杆,冇其他設施,動物都冇藏身之處。
當時嘅動物園見到嘅動物唔係好精神,好似有啲神經質咁,要麼係喺籠裡行來行去,要麼係身體左右搖擺。不過當時仍然好新奇。
1958年,動物園嚟咗一頭緬甸大象叫「天奴」,佢最後成為園內嘅鎮園之寶,好受市民歡迎。不過佢一直生活喺好細嘅獸籠入面,過著辛酸嘅生活。1989年,天奴不幸患上急性肺炎而死,遺體運往將軍澳垃圾堆填區,終於得到真正嘅解脫。
邱德根時期
1961年,荔園面臨第二次易主,新主人為上海商人邱德根。邱氏入主荔園後進行改革,首先改善場地,由原本的泥沙地台改為鋪上鋼筋水泥或紅磚,以吸收陽光和降低熱度。同時也擴闊行人通道,移走阻路的樹木,並在空曠地方種植樹木和花草,加強綠化。由於樂園環境改善,入場遊客數在不到三個月內增加了一倍。
1963年,荔園改善地下排水系統,用鋼筋水泥建築取代木板建築,並新增了機動遊戲和其他娛樂項目。正好這一年香港天氣特別乾旱,雨水很少,再加上連續的改革,使荔園創下了300萬人次的歷史最高入場紀錄。
荔園的娛樂節目在1960年代開始變得更加豐富,劇場有粵劇、流行音樂、雜技和魔術等表演。許多殿堂級藝人在年輕時都曾在荔園登台,包括陳寶珠、蕭芳芳、鄭少秋、鍾叮噹和鍾玲玲姊妹、七小福、尹光。張德蘭、梅愛芳和梅艷芳姊妹和呂珊,他們在孩童時期已在荔園擔任駐場小藝人。此外,著名歌手羅文在1964年曾在荔園擔任驗票員三個月。然而,劇場區於1970年代初因建造真雪溜冰場和宋城而被拆除。
1965年,東九龍有新嘅主題公園——啟德遊樂場開幕,荔園嗰度生意受到輕微影響。1972年1月,荔園真雪溜冰場開幕,為香港當時唯一一個真雪溜冰場,由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羅理基爵士主持開幕禮,1973年荔園舉行嘅菊花展覽會,每日吸引十萬人入場。
建宋城救亡
但1977年開始,荔園同海洋公園直接競爭,入場人數自此不斷下跌。為咗抗衡海洋公園,荔園投資1,500萬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興建「宋城」,宋城於1979年6月16日開幕,由新界政務司鐘逸傑主持儀式,6月23日正式開放畀遊客。
原來邱德根一直有個心願,就係要興建一個『大觀園』,早年曾經喺新界掃管笏買咗一幅50餘萬呎嘅地,準備做呢個用途。但政府要喺度開闢屯門公路,令呢個計劃唔成事。但邱德根唔放棄興建園林嘅計劃,佢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請設計師將其中最精彩嘅一段劃出嚟,做為一個新園嘅藍圖,呢個新園就叫做『宋城』。
邱德根雖然投資咗一大筆錢興建宋城,可惜呢個新嘅旅遊景點亦無法提升荔園嘅入場人數,之後都逐漸變成專門拍古裝外景嘅拍攝場地,張學友喺呢度拍過廣告、張衛健扮牙擦蘇演《黃飛鴻》、馮寶寶演《武則天》、李連杰同張國榮都喺呢度拍過電影。
雖然啟德遊樂場最終喺1982年結業,但荔園嘅生意冇見好轉。荔園首先喺1993年7月31日關閉動物園,將超過100隻動物送去深圳市野生動物園,一啲較老嘅動物就被人道毀滅。
1997年,政府宣布收回荔園土地做住宅發展,東主邱德根宣布荔園將於3月31日結業。開放嘅最後一日,入場人次超過30,000人。荔園結業之後,原址改建咗學校同住宅。好多喺呢度玩過好多代人嘅粉絲都好傷心。而家嘅地址已經發展成荔欣苑、華荔邨同盈暉臺。
2015年5月12日,邱德根幼子邱達根以短期組約形式,於2015年6月至10月喺中環填海後嘅新海濱重現荔園,離開咗18年嘅荔園遊樂場再度重現。
荔園遊樂場曾經陪伴無數港人成長,無奈時代的洪流,改變了一切。作家古德明就曾撰文批評,荔園多年來沒能善待動物,跟不上普世價值,跟海洋公園相比之下明顯遜色了。
荔園當年憑一隻天奴,不知招徠多少遊人;賣香蕉給遊人餵象,每天又不知賺多少花花綠綠鈔票。一九八九年,天奴終於病死,總算得到解脫,象屍則給丟到將軍澳垃圾堆填區。其實一個時代過去了,仿造那過去的事物,外表即使完全相同,神韻也已盡失。
荔園的退場可以歸納出一些啟示:面臨海洋公園競爭之下,荔園推出的部署例如宋城,那種歷史主題在香港又是否受歡迎呢?
宋城極其量是以外來遊客為主要服務對象,對吸引本地客作用不大,似乎是滿足老闆的個人心願,多於回應市場和消費者的需要。再說,宋城也只是荔園一部份,遊樂場本身並没有什麼大改革,十年如一日,最終也就不得不退出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