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環大笪地的故事
近日,政府宣佈要「活化香港夜市」,四出宣傳說好「香港夜繽紛」故事,實在很難不令人聯想起,上世紀素有「平民夜總會」美譽的上環大笪地。其實香港的草根文化,包括街頭表演和擺賣,從上世紀就已有其根基。由於當時市民娛樂選擇有限,經常與街坊在空地上聚首,共度悠閒時光,而民間墟市也因此而生。
1841年1月25日,英國海軍軍官愛德華‧卑路乍(Sir Edward Belcher)率領艦隊登陸香港,並選定港島西一個大水坑附近的高地紮營。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水坑口街和荷里活道公園一帶。
由於是英軍佔領香港開闢的道路,英文就直接命名為 Possession Street。根據1894年的《香港街道名冊》所記,中文街名音譯應為「波些臣街」,但因為太難讀,華人便按照自己取水的生活習慣,將街道改名為水坑口街,英文名則繼續保留這段佔領歷史。
後來,水坑口街的軍營遷往上環尾至西環頭,即大約高陞街至東邊街一帶,因此這些地方現在仍被稱為「西營盤」,意思是「軍營和盤地」。
在軍營搬出後,留下一大塊有樹木的曠地,吸引附近居民在此歇息,也供小販晚上擺賣,逐漸形成了一個夜市,也就是後來上環大笪地的「原址」。
初時的上環大笪地,以江湖賣藝者的表演為主,例如畫炭相、木偶戲、耍功夫等,亦有講古佬及醫卜星相的檔位,為附近居民提供娛樂。
其後該處發展成一個墟市,有著跳蚤市場的特色,售賣廉價的日常用品。往後更發展出大牌檔一類的食肆,當中以避風塘炒蟹、豉椒炒蜆、魚蛋、魷魚、海鮮粥、糖蔥餅、噹噹糖、麥芽糖及炸蘿蔔餅等食品最為著名。
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部分人轉了去上環港澳碼頭對面嘅「新填地」,成立咗另一個大笪地,亦係後嚟50、60年代,上環曾經被譽為平民夜總會嘅「新填地大笪地」,當時嘅人鍾意叫做「新填地」。到咗1978年,由於市政局收返舊大笪地土地,發展咗荷李活道公園,整個上環大笪地都搬去港澳碼頭附近。
新填地大笪地作為「平民夜總會」,當時被人這樣形容:「有錢老闆去『藍天夜總會』,冇錢平民就去『平民夜總會』;有錢老闆飲白蘭地,我哋平民就飲榨果汁!」
但咁大型嘅民間市集,居然幾乎冇政府巡查同規管。在當時,上環大笪地唔屬於任何政府部門嘅管轄範圍,當局亦從來冇向嗰度嘅攤檔經營者發出任何牌照。不過,大笪地嘅規劃好有秩序,唔同類型嘅攤檔分配到唔同區域,全靠攤主自律。
大笪地背後亦有幫會勢力喺暗中維持秩序,佢哋負責保安同供電,攤主就遵守繳錢嘅規矩,多年來相安無事。如果有人想喺大笪地擺攤,只需要象徵式地同幫會人士打聲招呼、繳少少錢就得。曾有檔主接受訪問表示:「佢哋管理呢度比警察管理得仲好!」
當年嘅江湖人士不會對小攤檔同小市民出手,但幫派之間執甚至打鬥就「難免」。熟食攤檔之間嘅打鬥主要係因為「爭地盤」而起。為咗防止其他攤檔「過界」,唔同嘅熟食攤檔會喺自己攤檯同凳腳塗上唔同顏色去區分。
1970年代中期,港英政府興建信德中心,落成後於1985年將港澳碼頭移入室內,政府數次收窄大笪地範圍。加上當時香港的娛樂活動開始漸多,好像電視台提供免費嘅電視節目、戲院播放中外電影等,令大笪地漸漸失去吸引力。
到咗1992年,隨著中區填海計劃需要將呢個地方發展成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加上大笪地已經慢慢冇人去,上環大笪地亦正式結束其歷史使命。
後來2002年9月,特區政府計劃重新開放「上環大笪地」,變成有300多個檔位嘅跳蚤市場。不過攤位喺短短一年時間急劇減少,只剩20多攤,有啲小商販因為承辦商欠政府半年租金而面臨被逼遷同埋倒閉,小商販後來決定向當時嘅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求助。
再過兩年,到咗2004年1月政府又再次重新開放上環大笪地,不過因為承辦商突然消失同埋欠租,之後交由中西區民政事務署接手,但最終商販仍然賠錢離場。商販批評政府只係依賴最高出價者嚟決定合約,而冇研究承辦商背景,亦冇監管佢哋嘅經營方式同埋多次更換管理公司。
時光荏苒,上環大笪地早已散 band,當年的熱鬧夜市也成為歷史回憶。今天的特區政府能否再創造出「平民夜總會」和新的大笪地、讓「香港夜繽紛」不再只是一個口號?相信大家早已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