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海底隧道期間,時任財政司郭伯偉爵士在經濟上大力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因而反對「任何可能導致長期財務承擔的前瞻性規劃」(例如今天的明日大嶼),紅磡海底隧道的興建雖然得到郭伯偉支持,但他卻反對港府向工程作任何形式的補貼,因此最終是交由私人公司以「建造、營運、移轉」(BOT)的模式興建。
由於這項工程的空前成功,私營機構開始投資其他運輸基礎設施計劃,例如東區海底隧道、西區海底隧道、大老山隧道和大欖隧道。
香港最早草擬跨越維多利亞港的基建設施,可追溯到1901年,而在20年後,港英政府亦曾經提出維港大橋的藍圖,但就唔屬於海底嘅隧道。大橋以中環畢打街為起點,延伸至尖沙咀廣東道,同時可供汽車、電車、人力車同埋行人使用。
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派出負責策劃倫敦近郊新市鎮嘅規劃師亞拔高比(Patrick Abercrombie)嚟香港,研究香港市區同海港嘅未來發展方向,制定長遠嘅規劃原則。
佢1948年發表嘅《亞拔高比報告》,首次提出以海底隧道嘅形式,由尖沙咀(唔係最後嘅紅磡)往返中環,以緩解交通同完善維港兩岸嘅運輸系統。
但到1961年,維多利亞發展有限公司又提出興建維港跨海大橋嘅方案,大橋兩岸嘅出入口同而家嘅紅磡海底隧道相似。呢個方案同當時嘅海底隧道方案競爭。
不過政府最後選擇海底隧道,基於以下主要原因:擬議大橋最高點達400米,會對在啟德機場升降的飛機造成危險。大橋較容易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如果大橋發生重大事故,將有機會截斷來往鯉魚門至尖沙咀的航道。
港英政府銳意開拓銅鑼灣、紅磡、尖沙咀經濟,決定隧道現有之出入口位置。1965年,時任立法局議員鍾士元預見四線行車隧道會迅速飽和,曾提出六線方案,惜因成本過高未獲採納。
紅磡海底隧道於1969年9月1日動工,由保華與英美兩家建築公司的聯合體承建,於1972年8月2日通車,耗資港幣3.2億港元。隧道全長1,860米,以沉管方式建造(而隧道沉管於黃埔船塢製造),由15節鋼製沉管組成,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
隧道跨越維多利亞港,將九龍半島同香港島嘅兩岸獨立嘅道路網絡連接埋。海底隧道南邊嘅入口同出口喺奇力島(灣仔區嘅一個曾經存在過但無人居住嘅島嶼,亦係維多利亞港入面極少數島嶼之一。英國佔領香港島之前,呢個島叫燈籠洲),佢地喺舊銅鑼灣避風塘嘅位置。由於工程嘅關係,奇力島最後同香港島駁埋。
海底隧道北邊嘅入口同出口喺紅磡灣填海區。收費廣場喺紅磡灣出口,總共有16個收費亭,其中10個係人手收費亭,2個係專門俾巴士用嘅快易通自動繳費亭,餘下4個係快易通專用嘅自動繳費亭。
1972年8月2日,第25任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Baron MacLehose of Beoch)主持剪綵儀式,宣佈紅磡海底隧道正式通車啟用。當天,影視紅星沈殿霞乘坐一輛老爺車作為第2位正式使用紅磡海底隧道的市民,她隨即穿越隧道,開創了新的交通時代。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第1位正式使用紅磡海底隧道的人是那位攝影師的司機,他將這段歷史性時刻定格在鏡頭中。
紅磡海底隧道於一九七二年開通,從此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這條連接香港島和九龍的隧道,不單解決了交通問題,更加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些年來,隨著車輛流量的不斷增加,紅隧成為了香港最繁忙的隧道之一,它見證了香港的發展、繁榮、滄桑和變遷。
// 海底隧道南邊嘅入口同出口喺奇力島(灣仔區嘅一個曾經存在過但無人居住嘅島嶼,亦係維多利亞港入面極少數島嶼之一。英國佔領香港島之前,呢個島叫燈籠洲),佢地喺舊銅鑼灣避風塘嘅位置。由於工程嘅關係,奇力島最後同香港島駁埋。
竟然有啲咁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