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香港故事囉 😎
說好香港故事囉 😎
皇后大道的故事
0:00
-8:40

皇后大道的故事

從女皇到皇后的誤譯,從皇后大道到中明治通的強改,皇后大道的故事告訴我們,香港最珍貴的不是某一段特定的歷史,而是包容不同歷史的能力

以電郵免費訂閱,即送昔日香港電子明信片!仲有列印教學,幫你親手將心意寄送親友,馬上訂閱 HKSTORY,一齊傳承我們的文化記憶

2024年,當舊灣仔郵政局重新掛上「識碳館」的招牌時,很少人會想到,這座百年建築見證的不只是香港人的環保覺醒,更是一條街道的身份危機。

這條街道叫皇后大道東,是香港開埠後第一條主要道路的東延部分。在日佔時期。1942年4月20日,日軍把皇后大道中改名為「中明治通」——這大概是香港街道史上最短命的名字,三年後就被廢除了。

想不到來到今天,又有建議把皇后大道中改名為「Wong Hau Road Central」,理由是英國皇室的名字在香港猶如「詛咒」,但很少人知道,「皇后大道」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翻譯的錯誤

故事要從1841年說起。那年1月26日,英軍在西營盤附近登陸,首任港督砵典乍決定在這個只有5000人的小島上建設一座城市。他把這座城市命名為維多利亞城,並親自為連接四個城區的主幹道命名——Queen's Road。

按道理,這條路應該叫「女皇大道」,因為維多利亞是英國女皇,不是皇后。但負責翻譯的華人師爺卻把Queen譯成了「皇后」。也許他真的不知道Queen的雙重含義,也許他是故意的——誰知道呢?

港英政府在1890年曾經試圖糾正這個錯誤,發文澄清女皇和皇后的區別。但香港人已經叫了快50年的「皇后大道」,誰會改口呢?政府最後也只能將錯就錯,甚至有些自暴自棄,當他們後來修建Victoria Road時,乾脆直接音譯為「域多利道」,免得又被譯錯。

更滑稽的是,中環有條Queen Victoria Street,竟然被譯成「域多利皇后街」——連女皇的全名都變成皇后了!

金融中心的奠基

1865年3月3日,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香港開業,總部設於皇后大道1號,門前車輛熙來攘往,可眺覽商船雲集的繁忙維港,成為中環心臟地帶的標誌性建築。

1869年,香港首座大會堂在皇后大道中落成,這幢兩層高的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式建築物,由政府撥地、市民集資興建,象徵著香港文化生活的歐式移植,一直運作至1947年才拆卸。

隨著皇后大道向東西兩邊延伸,分別命名為皇后大道東及皇后大道西,原本的皇后大道也相應地易名為「皇后大道中」,簡稱「大道中」。



落雨變水塘

但繁榮背後隱藏著尴尬的現實——每逢下大雨,皇后大道中就會變成一個「游泳池」。想像一下,堂堂的金融中心,顧客要涉水才能進銀行,這場面有多狼狽。政府從1920年代開始想辦法,但真正的大工程要等到1950年。

那年,政府借著重鋪地下電纜的機會,對皇后大道中進行了大規模的車路加高工程。整整四個半月,其中三個半月完全封路——這在今天簡直不可想像。最終在1950年12月24日平安夜重開,算是給香港人一份聖誕禮物。

騎樓生活哲學

在皇后大道東186-190號,有三幢建於1930年代的騎樓式唐樓,現在是三級歷史建築。這些樓房有個很實用的設計——騎樓底,就是用柱子撐起來的長廊,覆蓋著行人路。

這個設計源自廣州,但在香港發揮了獨特的作用。香港的天氣變化莫測,上一秒還是大太陽,下一秒就下起驟雨。騎樓底成了行人的避風港,可以「遮陰擋雨」,給人一個「喘息片刻」的小空間。

位於188號地舖的大盛金舖經營了60多年,老闆看盡了灣仔的滄海桑田。他也許不知道,自己的店舖所在的這條街道,承載著如此複雜的歷史記憶。

作家的視覺

作家也斯在《電車的旅程》中,把皇后大道沿線描述成一道選擇題:「灣仔這邊有些舊樓。不是最舊的那種。你想看廟宇、蘇絲黃、人力車、酒吧或是大排檔的灣仔?這要看你拐右還是拐左。」

右邊是謝斐道和駱克道的紅燈區,左邊是莊士敦道和皇后大道東之間的民生區。同一個地方,不同的選擇,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香港。這也許正是皇后大道最迷人的地方——它包容了香港的多重面貌。

今天的皇后大道也許不再是香港的經濟中心,但它依然是香港文化記憶的中心,提醒我們香港之所以特別,正在於它能夠把各種看似矛盾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殖民的痕跡和本土的創新,傳統的建築和現代的功能。

昔日香港 takeaway:抹不去的歷史

有趣的是,支持改名的人說這些名字是「詛咒」,反對的人說這是「特色」。同樣的街道,同樣的歷史,不同的人看到的意義完全不同。

這不正是皇后大道180年來一直面對的問題嗎?從女皇到皇后的誤譯,從皇后大道到中明治通的強改,皇后大道的故事告訴我們,香港最珍貴的不是某一段特定的歷史,而是包容不同歷史的能力。

皇后大道的故事告訴我們,城市的真正價值不在於抹去過去,而在於如何理解和詮釋歷史,如何在傳承與變革之間找到平衡。正如那些在騎樓底躲雨的路人,歷史給我們的不是束縛,而是一個喘息思考的空間。

如果咩都唔做,昔日故事真係有可能逐漸消失!下一代或將無法了解歷史文化與真相 😢 馬上訂閱 HKSTORY 一齊守護這份珍貴記憶

Discussion about this episode

User's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