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香港故事囉 😎
說好香港故事囉 😎
🎧「船頭尺」誕生記 《秋天的童話》如何成為香港電影經典?
0:00
-14:54

🎧「船頭尺」誕生記 《秋天的童話》如何成為香港電影經典?

德寶曾很好地平衡商業與創意,但這種平衡本身就極其脆弱,需要特定的人、特定的時機、特定的市場環境

以電郵免費訂閱,即送昔日香港電子明信片!仲有列印教學,幫你親手將心意寄送親友,馬上訂閱 HKSTORY,一齊傳承我們的文化記憶

1986年第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非法移民》獲提名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三大獎項,導演張婉婷和編劇羅啟銳身邊坐著一個自美遠道而來的朋友。當張婉婷以黑馬姿態奪取最佳導演,三個人興奮得相擁共舞。

場內沒有一個人認識這位陌生男子。想不到年多以後,這個人變得家傳戶曉,只不過大眾所知的他,是「船頭尺」。現實生活中,他叫「皺皮檸」。

租帶店裡的移民故事

張婉婷後來說,皺皮檸是她所認識的朋友之中最有趣的一個人。當時她在美國兼職租帶店樓面經理,手握租帶生殺大權。客人要第一時間觀賞空運而來的《大地恩情》或《大內群英》,得先通過經理的問話。張婉婷想聽他們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皺皮檸。

這個非法移民捱過文革,餓得要鋸豬皮、喝豬血維生。決心偷渡後,他抱著西瓜練游水,從內地游到香港,再跳船到美國。皺皮檸樂天知命,搞不清英文發音,自創了「茶煲」來說trouble,用「yellow cow」來指黃牛黨,玩字玩諧音,逗得張婉婷樂透了。

《非法移民》初嘗甜頭後,張婉婷與羅啟銳決定炮製移民次部曲,以皺皮檸為中心人物。兩人想像,這樣其貌不揚的中年漢,愛上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張婉婷將自身的留學經驗刻劃女主角面貌,戲中十三妹不懂煮飯這一節,正是她的真實寫照。

劇本的創作邏輯很清晰:女大學生失戀,在香港可以向家人朋友傾訴,但在美國人地生疏,看見黑頭髮、黃皮膚就格外親切。只有在這個語境下,皺皮檸與十三妹的愛情故事才得以成立。這是一個關於異鄉、關於孤獨、關於香港人在海外相濡以沫的故事。

全行拒絕的劇本

然而滿腔熱誠四出推銷,反應卻出奇冷淡。有老闆認為唐人街爛鬼與香港女大學生的愛情故事沒有噱頭,建議加入黑幫仇殺式動作片元素,或者索性將舞台搬回香港廟街,一來省成本,二來更加貼地。

張婉婷堅決不從。她認為故事必須發生在美國,因為只有在那個語境下,皺皮檸與十三妹的關係才合理。她也堅持男主角必須是周潤發,認為圈中只有他一個能演滿口髒言的爛鬼,卻同時散發浪漫的感覺。

嘉禾是稍感興趣的一間公司,主腦何冠昌相信劇本可行,卻不同意男主角人選。彼時周潤發仍是票房毒藥。張婉婷再次堅拒讓步,牙齒當金使,寧願放棄與嘉禾合作。

劇本在香港、九龍、新界巡迴一圈,眼看就要被德寶拒諸門外而徹底絕後。張婉婷與羅啟銳已經瀕臨山窮水盡。

麗晶酒店的轉折

這時羅啟銳的港大師兄陳冠中拋出了錦囊。他建議最後試試德寶當家岑建勳,因為這個人有點另類,也許會喜歡這個乏人問津的劇本。但岑建勳貴人事忙,不容易約得上。

陳冠中通風報訊後,羅啟銳趕到尖沙咀麗晶酒店,假裝偶遇正在喝咖啡的岑建勳,不經意放下劇本,簡單交代兩句便匆匆離開。在那個沒有手機與傳呼機的年代,羅啟銳獨個兒忐忑地乘巴士回清水灣的家,約45分鐘的車程裡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如同神蹟般,當他一踏入家門,岑建勳的電話就追蹤而至,帶來了難以置信的大逆轉——明天上公司簽約,商討選角與拍攝計劃。原來岑建勳不過看了十幾場戲,已經被劇情、人物、性格吸引,第一時間出手,是怕這個項目會落在其他公司手上。他完全不知道這個劇本早已被全行拒絕。

那是1986年7月中,雙方一拍即合。為配合電影主題與氣氛,羅啟銳希望趕及秋色初現的9月開鏡。由於外景集中在美國拍攝,為節省成本,岑建勳想起手上還有一份周潤發的片約,價錢不高,本想用在楊紫瓊擔正的《中華戰士》,但《秋天的童話》突然殺出後,他覺得發哥演船頭尺更關鍵,於是改由爾冬陞頂替《中華戰士》的角色。這正好與張婉婷和羅啟銳的本意不謀而合。

一夜之間的命運轉變

老闆開綠燈後,羅啟銳與張婉婷正式找周潤發談故事、傾角色。一切順利,談妥片酬約三、四十萬,跟飾演十三妹的鍾楚紅相若。羅啟銳感覺發哥似乎為了自抬身價而口震震,畢竟他仍未撇甩票房毒藥這個惡名。

然而一夜之間,形勢翻天覆地。

那一夜,三人談了好幾個鐘達成口頭協議,大概十一點左右。周潤發說他有齣新片要上首輪午夜場,提議一起捧場。到了戲院,全院爆滿,堂堂男主角也沒人願意讓位,三人齊齊坐在樓梯口。但羅啟銳與張婉婷感受到全場熱血沸騰,愈近結尾反應愈大。燈一亮起,觀眾驚覺發哥置身現場,如著魔般蜂湧包圍,場面一發不可收拾。

這齣將毒藥扭轉成靈丹的好戲,就是《英雄本色》。

起初兩人非常慶幸能在最後關頭趁低吸納。但《英雄本色》一出,周潤發從前簽下的十幾部片約相繼湧現,甚至連黑幫都殺入戰團。據聞真有人用槍指住Mark哥,不讓他飛往美國替《秋天的童話》埋位。臨上機前,張婉婷仍然忐忑不安,忍不住打電話確認周潤發是否真的會來。

德寶的「另類」理念

岑建勳主政時期的德寶會開拍冷門題材,這些富前瞻性的另類電影被稱為「C片」——不完全掛勾商業,突顯香港本位,帶出本土意識。《秋天的童話》正是這種另類的代表作:沒有黑幫、沒有武打、沒有奇觀,只有兩個香港人在紐約唐人街的相遇。

陳冠中在這個故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他既是《號外》的老闆,亦有參與德寶電影的策劃編劇。他引薦羅啟銳給岑建勳,因為知道岑建勳有點另類,會欣賞這種劇本。這是文化圈的互相扶持,也是煞有介事精神的延續——相信好的故事值得被拍出來,相信香港觀眾會欣賞。

岑建勳找陳冠中加入德寶,從此《號外》的美學就被帶進電影製作。當時香港電影產業處於良性競爭狀態,德寶的出現,正是在嘉禾和新藝城雄據影壇之際,打開了一條別樣的路,一條與商業不完全掛勾的另類路線。

最後的浪漫時刻

《秋天的童話》上映時,正值德寶的黃金時期。1987年,德寶與嘉禾、新藝城並列香港三大電影公司,岑建勳在麗晶酒店牛氣沖天。但好景不長。同年9月,潘廸生宣佈退出德寶董事局,12月,岑建勳辭去德寶職務。取而代之的冼杞然更注重商業考量,德寶開始走向更為商業化的路線。

岑建勳主政時期支持的文藝和非主流題材電影,在後期逐漸減少。雖然冼杞然時期仍有技術創新,在多部電影中引入現場收音技術,製作了首部採用杜比聲效的香港電影《一咬OK》,但創作上的另類空間已經收窄。德寶曾經能最大程度地將商業領域和創意空間兩極擺盪而不至於一面倒,這種平衡在岑建勳離開後逐漸失去。

回望《秋天的童話》,它幾乎是德寶另類精神的最後絕唱。一個全行拒絕的劇本,一個票房毒藥的男主角,一個堅持不妥協的女導演,一個有點另類的老闆,再加上命運般的timing——簽約當晚《英雄本色》爆紅。這些元素湊在一起,成就了一部經典。

但這種浪漫已經很難複製。當岑建勳離開德寶後,這種看十幾場戲就敢簽約的魄力,這種相信另類有市場的信念,也隨之消失。1991年,德寶因四大龍頭戲院面臨拆卸而不再續租院線。由於潘廸生不再注資,德寶在攝製《三人做世界》和《黑貓II刺殺葉爾欽》後於1992年正式結業。

昔日香港 takeaway:未來還有《秋天的童話》?

《秋天的童話》能夠成功,建基於幾個關鍵條件:開放的文化環境、經濟起飛帶來的中產消費力、本土身份認同的形成、創作者的自主空間,以及最重要的——相信另類有市場。

陳冠中願意從《號外》跨界到電影,因為相信文化人可以改變產業。岑建勳敢簽全行拒絕的《秋天的童話》,因為相信香港觀眾會欣賞這種都市愛情故事。張婉婷敢堅持不加黑幫元素、不拍廟街故事,因為相信創作理念值得堅持。

德寶在嘉禾和新藝城雄據影壇時,曾經能將商業與創意兩極擺盪而不一面倒。但這種平衡本身就極其脆弱,需要特定的人、特定的時機、特定的市場環境。

皺皮檸變成船頭尺的奇蹟,未來恐怕不會再發生。不是因為缺少好故事,而是因為缺少相信創作的土壤。諷刺的是,今天香港再次出現移民潮,又一波香港人準備或已經離開。這一次在異鄉也許仍有許多真實的浪漫故事,只是沒有導演等著拍成電影罷了。

如果咩都唔做,昔日故事真係有可能逐漸消失!下一代或將無法了解歷史文化與真相 😢 馬上訂閱 HKSTORY 一齊守護這份珍貴記憶

Discussion about this episode

User's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