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香港故事囉 😎
說好香港故事囉 😎
《動物農莊》的故事
0:00
-7:26

《動物農莊》的故事

《動物農莊》是一部揭示權力腐敗與防止拋棄理想的經典文學巨著,人物設定巧妙影射當年蘇共政權。公豬「拿破崙」和「雪球」分別代表著史太林和失勢後的托洛茨基,而此故事在全球讀者之間流傳已久。

為答謝讀者支持,即日起至 2024 年 7 月 14 日,只要成為月費/年費訂戶,即送《動物農莊(中英雙語版)》電子書!

温提:本限時優惠名額限送 100 本,先到先得,手快有手慢冇 🎉 🥳

成為月費/年費訂戶🍻


此外,故事中以武力驅逐「雪球」的狗群象徵著秘密警察;而故事中的雞、鼠、牛、鴨,則隱喻東正教徒、知識分子、無知的民眾、被出賣的工人,以及逃往海外的資產階級。

有趣的是,近年以來《動物農莊》在香港的關注度仍然很高,從康文署2020年公共圖書館借閱排行榜的第10位,躍升至第3位就可見一斑。於2021年,甚至有香港人決定弘揚粵語文化,將此經典文學以粵語翻譯,廣邀大眾深入探討其深層含意。

奧威爾曾任帝國警察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年輕時在英國殖民地緬甸擔任警察的經驗,深深影響了他對權力的敏感,貫穿於其後的著作中。

奧威爾出生於印度,父親是當地的殖民官,負責向中國出售鴉片。他一歲時返回英國生活,後來就讀於伊頓公學,十九歲時再次來到亞洲,在緬甸擔任了五年警察。前半生他站在帝國、中產階級、權勢之一方,但這些經歷都成為他後半生批評的對象。

離開緬甸兩年後,他以真名Eric Blair發表法文文章,批評大英帝國在緬甸的剝削行為(值得一提的是,曾在伊頓教他法文的正是《美麗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

故事起源於農莊中備受尊敬的公豬「老少校」,他志在追求自由與平等。老少校深知農莊裡的動物生活在奴役之下,他堅信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人類。他宣稱:「唯有人類才是我們真正的敵人。驅逐人類便能永遠消弭飢餓與過度勞役的禍害。」

「所有動物平等,但係有些動物更平等」

老少校堅信「所有動物應當平等」,這個理念很快獲得其他動物的共鳴與支持。老少校離世後不久,動物們竟然迎來了推翻人類統治的契機,驅逐了農場主人瓊斯,由動物主宰農莊,並將其易名為「動物農莊」。

鑑於豬的聰慧超群,牠們選擇豬來領導,尤其是以兩頭名為「拿破崙」和「雪球」的種豬為首。由豬組成的委員會策劃一切事務,其他動物則貢獻他們的勞力。並且制定七條誡命作為農莊的法則,其中一條重要法則為「四腳之物皆善,兩腳之物則惡」。

自從「拿破崙」同「雪球」握掌農莊大權後,農莊的未來方向就爭議不斷。最終「拿破崙」利用輿論宣佈「雪球」為叛徒、內奸,仲藉住自己私下飼養嘅惡狗將「雪球」趕走咗。

之後,農莊嘅豬享有越來越多特權,幾年後,原本寫住「所有動物平等」的牌匾最終竟然唔見咗,取而代之嘅係一句,「所有動物平等,但有啲動物更平等。」

《動物農莊》係奧威爾嘅一部突破性小說,《動物農莊》係四五年出版,正好遇上當時冷戰新格局,很快就一紙風行;甚至「冷戰」一詞都係奧威爾當年嘅散文所創造的詞彙。後來五十年代,美國中情局投資將《動物農莊》改編成動畫用作反共宣傳,也是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香港DSE試題爭議

但誰能預料到,《動物農莊》影響力竟然持續至最近幾年。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歷史科必答題要求考生評論1900年至1945年間,「日本對中國的貢獻多於弊端」。這引起了爭議,教育局多次公開譴責,最終考評局宣布取消有關試題。

一位應屆歷史科考生向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申請,儘管官司未能成功,但法官高浩文引用《動物農莊》中的宣傳口號「四腳必好,兩腳必壞」,指出學生不應被灌輸思想,而是應該擁有自主意識。高浩文認為,涉及的試題並沒有所謂的「正確」或「錯誤」答案,而是旨在推廣社會缺乏的思辨能力,不應被認為是非黑即白的。

故事後來的發展,「拿破崙」愈演愈烈,在其扭曲事實、 manipulate 眾生的手法中,讀者可以見到當年史太林的影子。當然,呢本書不止係對於史太林的諷刺,更是對任何威權政權、虛假宣傳嘅警戒。我哋無論處於何種環境,每個個體都須保有審視事實、獨立思考的能力,才不會失去基本的人權。

Share 說好香港故事囉 😎

0 Comments
說好香港故事囉 😎
說好香港故事囉 😎
昔日香港故事,唔止關乎過去,更將塑造我哋未來。歡迎成為付費會員,收聽更多足本香港故事,您嘅鼓勵係我做內容最大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