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訂戶人數突破 1 萬人,推出「90日免費贈閱計劃」,以答謝廣大訂戶的支持。歡迎大家訂閱以收聽聲音版故事、獲取足本的故事內容,永不錯過任何更新!
「調景嶺」由來
調景嶺從前是將軍澳灣西南面的荒山和海域,附近荒無人煙,由於海灣有如圓鏡,海面平靜無波,故被漁民稱為「照鏡環」,又稱「照鏡嶺」。
這裡最早的大型經濟活動是倫尼麵粉的廠房 Rennie's Mill,1905年,加籍商人倫尼(Alfred Herbert Rennie)自立門戶,在照鏡嶺一帶開設麵粉廠(廠址即今彩明苑彩富閣一帶),並在 1907年正式投產。
可惜好景不常,倫尼受投資失誤、產品品質不佳、廠房害蟲肆虐等因素影響,麵粉廠出現虧損。 欠下巨款的倫尼在1906年4月14日,於距離工廠約 3 公里處的鯉魚門海峽投海自盡,附近因而得名「吊頸嶺」,後改為諧音的「調景嶺」。
水路交通為主
麵粉廠在1908年停產之後由銀行接管,一直荒廢到1925年先被收購,改建成檢疫站,三年後停用,再次荒廢。1934年10月26日,政府發佈招標公告拆除麵粉廠,廠房於隔年拆除,留下一片平地。香港淪陷期間,日本軍隊將該地用作區域指揮部,並在那裡進行嚴刑拷問和處決犯人。
調景嶺對外交通初期極為不便。1951年起在香港政府社會局統籌下開闢馬路通往鯉魚門一帶,由黃埔軍校第四期出身的謝御羣率領,故該路以其命名為「謝公路」。1956年香港航安小輪公司開闢往返調景嶺大坪碼頭和西灣河碼頭的航線,每半小時一班,已是天大的突破。
秧歌舞事件
到上世紀60年代,國民黨撤退台灣後,香港政府首先安置了國軍人士在堅尼地城摩星嶺北坡的公民村,但在1950年6月18日端午節那天,一群親共的學生到公民村難民營附近跳「秧歌舞」,意圖挑釁,最後雙方發生衝突,流血收場,史稱「秧歌舞事件」。
為了避免再有衝突,港英政府匆忙安排船隻在同月26日,將8,000名難民分三批從摩星嶺運送到吊頸嶺安置。香港政府起初向難民提供每日兩餐的救濟,作為在國家政府接收難民或難民自行融入香港社會之前的折衷措施。
早期居民主要依賴往返筲箕灣至鯉魚門的渡輪,這些渡輪在今天已被拆除的碼頭上岸。幾十年來,大部分難民一直滯留在香港的調景嶺。 他們在那裡自成一國,一直效忠中華民國,未能完全融入香港社會。
香港「小台灣」
過去,調景嶺一直充滿濃厚的政治色彩。 山嶺上曾經刻有「蔣總統萬歲」的字樣,而區內也有不少國民政府常用的標語,…
Listen to this episode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說好香港故事囉 😎 to listen to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