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當我們重新審視香港文化發展的軌跡時,不得不提及一個名字——丘世文。這位在1998年因腦癌英年早逝的文化人,正是香港本土文化意識覺醒的重要推手。對於丘世文的文化貢獻,很多人都有所共鳴,並總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記憶」。
丘世文是《號外》雜誌的創辦人之一,1978年與陳冠中等人創立這本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文化雜誌。現在回望,《號外》不僅是一本雜誌,更是香港文化主體性建構的重要平台。丘世文曾以多個筆名在雜誌中創作,他是香港城市文學的奠基者之一。
丘世文提倡的本土文化書寫理念,受到文化界和知識分子的讚譽,並鞏固他作為「文化先驅」的地位。然而,在丘世文離世後的27年,香港文化生態逐漸轉變,很多人開始重新發現他作品的當代價值。
從法國歸來的文化青年
丘世文在1951年出生於香港,他就讀喇沙小學和喇沙書院,這些傳統名校為他奠定了深厚的中西文化基礎。在港大英國及比較文學系畢業後,他獲得法國政府獎學金,於1974年前往巴黎第四大學高等研究院攻讀中國比較文學博士課程。
在巴黎的那一年,丘世文深深醉心於法國的存在主義哲學,希望追隨羅蘭巴特等大師的學術足跡。然而,命運卻給了他一個轉捩點——小學同窗好友周立基患癌的消息傳來,讓他深感生命無常。同時,他發現課程與自己的理想並不相符,於是毅然放棄了留學生涯,在1975年回到香港。
回港後,丘世文加入麗的電視台擔任行政工作,這段在電視台的經歷,後來成為他創作《周日床上》系列的重要素材。他在麗的電視台工作期間,對香港職場文化有了深刻的觀察和體悟。
《號外》與文化革命
1978年,丘世文與陳冠中、鄧小宇、胡君毅等人創辦了《號外》雜誌⋯⋯
Listen to this episode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說好香港故事囉 😎 to listen to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