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香港故事囉 😎
說好香港故事囉 😎
🎧 蔡瀾的人生哲學
2
Preview
0:00
-1:21

🎧 蔡瀾的人生哲學

年輕上進的時候未必懂得,然而到了某個年紀,才知曉原來蔡瀾說的,自有他的道理 – 在這個充滿焦慮和壓力的時代,蔡瀾的智慧顯得格外珍貴。
2

以電郵免費訂閱,即送昔日香港電子明信片!仲有列印教學,幫你親手將心意寄送親友,馬上訂閱 HKSTORY,一齊傳承我們的文化記憶

2025年6月25日,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在親友陪同下安詳離世,享年83歲。家人遵從他的意願將遺體火化,不設任何儀式。這樣瀟灑的告別方式,正如金庸所言,蔡瀾是個「真正瀟灑的人」,連走都走得如此灑脫。

蔡瀾的離世,讓人們重新審視這位傳奇人物的人生智慧。從美食評論家到電影製片人,從作家到80歲開設YouTube頻道的「老頑童」,蔡瀾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什麼叫做「活過,才不怕死」。他的豁達人生觀和獨特哲學,不僅啟發了無數人,更成為現代人面對生活壓力時的一劑良藥。

早年的啟蒙

蔡瀾的人生哲學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源於童年時期父親朋友圈的薰陶。他父親的朋友們雖然多是小人物,卻各自擁有獨特的人生智慧,成為蔡瀾眼中真正的「人生哲學家」。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華叔,一位廣東木工師傅。華叔年輕時打架成了單眼,但他樂觀地說:「這很好,看東西才準。」這種將逆境視為優勢的豁達態度,深深影響了蔡瀾的人生觀。還有銀行家周先生,面對兒女反對他聘請酒吧女士照顧自己時,一氣之下說出:「錢是老子賺回來的,要怎麼花就怎麼花!」這種對自主權的堅持,也成為蔡瀾後來「最討厭被人管」哲學的雛形。

最具啟發性的是劉作籌先生,這位黃賓虹的學生把所有藏品贈送給香港博物館後,過著吃喝玩樂的人生,82歲那年在新加坡女子理髮院修臉時安然離去。這種「放下執著、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預示了蔡瀾日後的生活哲學。



日本歲月與雙重性格

1964年,蔡瀾在東京求學,與一位年長8歲的日本女友度過了一段浪漫歲月⋯⋯

Listen to this episode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說好香港故事囉 😎 to listen to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