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香港故事囉 😎
說好香港故事囉 😎
周驄的故事
0:00
-1:29

周驄的故事

回望周驄92年的人生歷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演員的成長軌跡,更是昔日香港精神的完美體現。那個年代的香港人,有著今天我們需要重新學習的品質。

以電郵免費訂閱,即送昔日香港電子明信片!仲有列印教學,幫你親手將心意寄送親友,馬上訂閱 HKSTORY,一齊傳承我們的文化記憶

踏入2025年7月4日,香港影壇失去了一位傳奇人物。92歲的資深演員周驄因肺炎離世,結束了他橫跨66年的演藝生涯。對於周驄的離世,很多人都有所共鳴,並總結為「TVB御用爺爺時代的終結」。

周驄原名冼錦榮,1932年生於香港,1955年憑《碎琴樓》出道即擔任男主角。他是光藝製片公司力捧的小生,更是TVB最受愛戴的「御用爺爺」。周驄不僅見證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更以其深情的愛情故事和豁達的人生智慧,成為演藝圈內外敬重的長者典範。

周驄提倡的一生一世照顧愛妻的承諾,受到各界的讚譽,並鞏固他作為「深情丈夫」的美譽。然而,在太太於2018年離世後,他迎來了孤身走過的黃昏歲月,直到2025年7月4日因肺炎離世,享年92歲。

藝名背後的故事

周驄這個藝名背後,藏著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故事。原名冼錦榮的他,將藝名取自曹禺劇作《雷雨》中的角色「周沖」。但他認為屬於馬字部首的同音字「驄」更特別,於是創作了「周驄」一名,沿用至今。

1955年,23歲的周驄在中環的餐廳當侍應,後來轉到百貨公司工作。命運的轉機出現在製片人黃慶華來到他任職的百貨公司購買衣服的那一天。黃慶華打量了周驄的外型後,認為他適合在幕前發展,便介紹他前往「自由影業」報考演員。

這個意外的發現,開啟了周驄長達66年的演藝生涯。從餐廳侍應到百貨公司店員,再到銀幕上的當紅小生,周驄的人生軌跡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



60年代粵片男主角

周驄甫出道已在其首部演出的電影《碎琴樓》中飾演男主角。年輕時的周驄高大有型,很快就成為「光藝製片公司」力捧的小生。60年代是粵語片的黃金時代,周驄演出了《苦命女兒》、《龍鳳劍》、《癡情兒女》等逾百部膾炙人口的作品。

在那個電影工業蓬勃發展的年代,周驄不僅是銀幕上的好男人,現實生活中也展現了同樣的品格。1968年他與謝賢合作的《七彩難兄難弟》,成為兩人友誼的見證,也成為了周驄的代表作之一。

1969年,周驄與友人合組「現代影業」公司,以《意亂情真》一片作為開山作,展現了他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演員,更具備商業眼光和創業精神。那個時代的香港電影界,充滿了這樣敢闖敢試的年輕人,他們用熱情和才華點亮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然而,好景不常。直至1982年,周驄眼見電影事業發展衰落,粵語片式微,他不得不作出人生的重大決定。

戲院經理的轉折

80年代初,演出超過100部電影的周驄,感到在電影事業發展已受局限。面對行業的衰落,他展現了務實的一面,轉行到觀塘銀都戲院擔任經理,又曾在免稅店工作。

這段轉行的歲月,對周驄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歷練。從銀幕前的當紅小生,到戲院後台的管理人員,身份的轉換需要極大的心理調適。但周驄始終保持著對電影的熱愛,即使離開了拍攝現場,他仍然與電影行業保持著聯繫。

在戲院經理的工作中,周驄學會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電影業。他看到了觀眾的需求,了解了市場的變化,這些經驗為他日後重返演藝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78年,周驄曾應邀加盟無綫電視,參演過數部電視劇集。雖然當時只是小試牛刀,但這次經驗讓他對電視劇的製作有了初步的認識。20年後,當他再次獲得邀請時,他已經準備好迎接人生的第二春。

TVB御用爺爺

1998年,66歲的周驄再次獲得邀請加入無綫電視,開始了他演藝生涯的第二個高峰期。此時的周驄,已經從當年的青春小生轉變為慈祥的長者,他以溫厚的長者形象深入人心,被譽為「TVB御用爺爺」。

在TVB的20多年裡,周驄創造了無數深入民心的角色。《美味情緣》中富有人情味的「余一品」、《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中「廿四孝」的公公「鍾泛達」、《當旺爸爸》中馬浚偉的父親等,每一個角色都散發著溫暖的光芒。

最令人難忘的是《新紮師妹》中的一句「Sir字點樣寫」,這句看似平常的對白卻成為了網民的集體回憶。周驄用他特有的溫和語調和慈祥表情,將一個普通的角色演繹得生動有趣,展現了一個資深演員的深厚功力。

直到90歲高齡,周驄仍然活躍於劇集拍攝中,《香港愛情故事》、《青春不要臉》等作品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態度,成為了年輕演員學習的榜樣。

2008年,他憑《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入圍「最佳男配角」最後五強。2016年12月18日,周驄於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上榮獲「萬千光輝演藝人大獎」,由好友胡楓及曾江頒獎,這是對他在香港影視娛樂事業上卓越貢獻的最高認可。

一生一世的承諾

如果說周驄的演藝成就令人敬佩,那麼他與妻子陳綺華61年的愛情故事則更加感人至深。1958年,26歲的周驄與陳綺華結婚,從此開始了一段傳奇的愛情旅程。

當年太太要和周驄結婚時,周驄坦誠地說:「我沒有錢,也沒有家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一生一世照顧她。」陳綺華回答:「有這個承諾已經足夠。」這個簡單而真摯的對話,成為了他們61年愛情的基石。

周驄說:「幾十年前的事,可能她已經忘了,但我沒有忘記。」這句話道出了一個男人對承諾的執著和對愛情的忠貞。在演藝圈這個充滿誘惑的環境中,周驄出道以來幾乎零緋聞,被譽為好好先生代表。

夫妻倆育有三女一子,兒子冼立新曾在1986年參加亞視《電視先生選舉》,也曾進入演藝圈發展。周驄在觀塘月華街自置物業,一住就是50多年。這個當年市值不到十萬元的七百五十呎洋房,露台面向公園,環境清幽,樓下公園留下了很多與家人的美好回憶。

周驄曾感謝石堅太太的提醒。當年堅嫂看到他們這班年輕人只顧吃喝玩樂不懂計劃,提醒他們演藝圈「花無百日紅」,年輕時不懂打算,老時日子會很難過。在堅嫂的鼓勵下,周驄買下了這個物業,為日後的安穩生活打下了基礎。

晚年的照顧

2016年,84歲的周驄在獲得「萬千光輝演藝人大獎」時,心情激動地發表感言。由於直播時間有限,他未能說完想說的話。後來他向傳媒表示,其實他最想在台上感謝陪伴自己多年的太太:「多謝你!我愛你!」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考驗。驄叔86歲時,太太確診腸癌。因為擔心化療會令頭髮脫落,陳綺華不願進行相關療程。周驄肩負起照顧太太的重任,開始了人生中最艱難也最有意義的一段歲月。

為了更好地照顧太太,周驄推掉了所有的幕前演出,專心陪伴妻子抗病。他每天寫日記記錄太太的病情變化,讓子女了解母親的抗病過程,覆診時也能向醫生詳細匯報。這份細膩的愛心和責任感,展現了一個丈夫對妻子最深沉的愛。

「太太病重時,曾經一晚要換十三次尿片」,周驄道來卻滿懷深情。有一次太太半夜突然說想吃豬腸粉,周驄立刻跑遍區內通宵食店,到處尋找豬腸粉。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卻體現了他對妻子無微不至的關愛。

太太患病一年,最後要到醫院打嗎啡針止痛。臨走前,一家人圍繞送別,陳綺華走得無憾無悔。周驄事後說:「我最大感受是兌現了諾言,能夠做到這一點,是我周驄一生最大的滿足。」

黃昏的思念

2018年陳綺華離世後,周驄迎來了孤身走過的黃昏歲月。失去了人生摯愛的他,不時回憶與太太共度的美好時光。雖然照顧病患異常辛苦,但周驄道來卻滿懷深情和感恩。

太太離世後,周驄做出了一個象徵性的決定:他停止開車,將紀錄良好的駕駛執照收入櫃底。他笑言年紀大了,不想在馬路上累人。這個簡單的決定,卻折射出一個老人對他人的體貼和對自己的清醒認知。

儘管仍然喜歡演戲,但子女們不太放心讓他繼續工作。無綫監製陳耀全拍《拳王》時曾找周驄演出,他說:「Andy(陳耀全)很念舊,還記得我,本來也想接拍,但兒女不放心,因為我現在沒有開車,半夜收工出入不方便,我自己也擔心身體大不如前,萬一拍到中途有事,連累監製就過意不去,最後還是婉拒了。」

2020年3月,周驄正式離開無綫電視並退休。2021年,他還客串了電影《感動她77次》和《殺出個黃昏》,這成為了他演藝生涯的最後作品。2025年3月,93歲的周驄仍與張國強、羅蘭等老友飲茶聚會,展現了依然良好的精神狀態。

最後一程的豁達

2021年,周驄接受「賽馬會安寧頌」計劃訪問時,展現了他對生死的豁達態度。他直言自己拍了六十年戲,好像已經歷過很多次「死亡」。

周驄引用「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來指出死亡的公平性:「死亡是最公平,無論你是富貴還是貧窮,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難道你不說,死亡便不會降臨你身上嗎?」

周驄早已為自己的最後一程做好準備:「我們有權選擇生命的質素和意義,為人生的最後一程做好準備。」他直言最好是辦好平安紙,還笑稱希望在臨走前,可以吃自己最愛的食物。

最令人感動的是周驄對身後事的安排:「將來我百年歸老後,我真的希望能夠把骨灰撤在花園,滋養泥土,這樣也可以說是遺留人間。」他解釋:「人是哭著來到這世界,如果走時可以帶著笑容,那就死而無憾。」

這種「花葬」的浪漫想法,體現了周驄對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對自然的熱愛。即使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仍然希望能夠回饋大地,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

2025年7月4日,周驄因肺炎離世,享年92歲。他的離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但他留下的溫暖回憶和人生智慧,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周驄的一生,正如他希望的那樣,將愛心留在世上,遺留人間。他不僅是香港影壇的傳奇,更是一個時代最後的溫柔。

昔日香港的 Takeaway:最後的温柔

回望周驄92年的人生歷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演員的成長軌跡,更是昔日香港精神的完美體現。那個年代的香港人,有著今天我們需要重新學習的品質。

從周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的是承諾、適應變化、不抱怨命運、為他人著想以至豁達面對生死的哲學。周驄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承諾比口號更珍貴,善良比聰明更有力量。在這個節奏急促的時代,或許我們都需要像周驄一樣,慢下來感受生活的溫度,用心經營每一段關係,用愛填滿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這也是周驄留給我們最寶貴的人生啟示。

如果咩都唔做,昔日故事真係有可能逐漸消失!下一代或將無法了解歷史文化與真相 😢 馬上訂閱 HKSTORY 一齊守護這份珍貴記憶

Discussion about this episode

User's avatar